宇樹科技Unitree H1“福兮”人形機器人:2025蛇年春晚舞臺上的AI藝術革新
在2025年蛇年春晚的舞臺上,宇樹科技以其最新研發的機器人Unitree H1“福兮”(諧音“伏羲”)掀起了一場科技與傳統文化交融的視覺盛宴。這場名為《秧BOT》的表演中,機器人身著花棉襖,手持紅綢手絹,以精準的節奏扭動身軀,將傳統秧歌舞與現代ai技術完美結合,展現了其靈活的動作和高超的技術,成為春晚歷史上的標志性創新之一。
宇樹科技的Unitree H1機器人不僅展示了其靈活的舞蹈能力,還具備了多項技術特征,使其在復雜環境中表現出色。Unitree H1“福兮”機器人身高約1.8米,體重約47公斤,擁有19個自由度,能夠實現高度靈活的動作。其腿部關節電機峰值扭矩達到360N·m,配合中空軸線和雙編碼器,使其在同類機器人中具備最高的功率性能。此外,Unitree H1機器人的奔跑速度可達3.3米/秒,打破了全尺寸人形機器人運動的世界紀錄。
一、核心功能與技術突破
AI算法驅動的動態控制
Unitree H1機器人搭載了宇樹科技自主研發的AI運動控制算法,能夠實時解析音樂節奏,并同步調整舞蹈動作。通過深度學習模型,機器人不僅能適應不同曲風的音樂(如歡快的民樂或舒緩的旋律),還能在復雜舞臺環境中實現動作的精準協調,例如轉手絹、拋接飛絹等高難度動作。
高性能硬件支撐
360N·m關節扭矩與全景感知:機器人關節最大扭矩達到360N·m,配合360°全景深度感知系統,確保其在密集隊形變換中穩定避障,同時保持動作流暢性。
集群協同與抗干擾能力:Unitree H1機器人通過AI訓練來執行復雜的舞蹈動作,依靠16臺H1激光SLAM定位系統進行全自動走位和隊形變換,多臺機器人可實現毫秒級協同,即使舞臺燈光或網絡波動,仍能保持整體表演的一致性。
靈巧操作與多場景適配
以Unitree H1為例,其手部設計從圓球狀升級為三指靈巧手,可執行開瓶蓋、舞棍等精細動作,未來還可擴展至手絹拋接等更高難度表演。此外,機器人支持模塊化設計,用戶可自定義安裝傳感器或工具,滿足科研、娛樂等多領域需求。
二、春晚表演中的技術亮點
在《秧BOT》節目中,Unitree H1機器人展現了多項硬核技術:
手絹操控技術:通過高精度運動規劃和力控算法,機器人能模擬人類手腕的柔韌性,使手絹旋轉時呈現自然旋轉效果,手絹不僅可以旋轉,而且可以被扔掉并自動恢復其位置。
動態環境適應:借助激光雷達與視覺融合導航,機器人即使在舞臺煙霧或快速燈光變化下,仍能精準定位,避免碰撞。
三、從四足到人形的技術跨越
宇樹科技早年以四足機器人聞名(如2021年春晚的“機器牛”),其技術積累為Unitree H1人形機器人的開發奠定了基礎。例如,Unitree H1作為全球首款商業化后空翻人形機器人,繼承了四足機器人的高動態運動能力,而H1進一步優化了成本與功能,價格9萬美元。
四、未來展望:AI與藝術的深度結合
Unitree H1機器人的成功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文化表達的突破。宇樹科技通過簡化機器人外形(非完全擬人化),強化機械美學,與舞蹈藝術形成反差,賦予表演更強的視覺沖擊力。未來,隨著AI大模型與具身智能的融合,類似“伏羲”的機器人或將在教育、服務業等領域拓展更豐富的應用場景,持續推動“科技春晚”的邊界。
宇樹科技Unitree H1機器人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新的視角,它的背后是AI算法、高性能硬件與集群控制系統的深度整合。這場春晚表演不僅是一場視聽盛宴,更預示著人形機器人在大眾生活中的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