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提問金三角",讓DeepSeek成為你的智囊團。
在與DeepSeek對話時,掌握核心提問方法可以讓交流事半功倍。網上流行的各種華而不實的DeepSeek提示詞其實不必死記硬背,真正高手都在總結真正的方法和套路,本文將介紹"提問金三角",幫助大家獲得更精準的解答。
那么,什么是"提問金三角"?簡單來說,就是三個關鍵要素:身份、邊界、框架,通俗來講就是“我是XX,我要做XX用于XX場景,希望達到XX效果”的直白表達方式效果才是最好的。
一:亮明身份
當你想獲得簡歷建議時,與其泛泛而問"怎么寫簡歷",不如這樣說:"我是應屆畢業生,想應聘互聯網公司的用戶運營崗位,沒有實習經歷的情況下,能否提供3條實操性強的簡歷優化建議?"這樣的提問明確了求職身份(應屆生)、具體場景(零經驗求職),能獲得針對性指導。
二:設定邊界
想讓ai幫你寫推廣文案,不要只說"寫個奶茶店文案"。試試添加具體約束:"需要5條適合小紅書平臺的奶茶店文案,每條不超過20字,要求使用表情符號,避免網絡流行語"。通過設定平臺特征、字數限制和禁用詞匯,可以精準控制輸出方向。
三:構建框架
在獲取行業分析時,與其直接問"新能源汽車市場趨勢",改為:"請用'行業機遇-當前挑戰-應對建議'的結構,分點分析2024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每個部分附1個最新案例數據"。指定結構化框架后,得到的分析可直接用于會議報告。
這種提問方法之所以高效,是因為它實現了:
單次提問即可獲得可用方案,減少反復溝通
避免空泛回答,確保內容切實可行
在專業領域獲得深度洞見
讓AI逐漸適應你的表達習慣
想要用好DeepSeek,每次提問前建議先思考:
我的具體身份和使用場景是什么?
需要設定哪些具體要求?
期望達到什么樣的效果的答案結構如何安排?
通過掌握"提問金三角",不論是撰寫文檔、商業分析還是解決生活難題,你都能更高效地獲取所需答案。這種提問技巧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更能培養結構化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