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歌
九歌簡介
九歌是清華大學自然語言處理與社會人文計算實驗室研發的人工智能詩歌寫作系統。九歌詩歌寫作系統采用最新的深度學習技術,結合多個為詩歌生成專門設計的模型,基于超過80萬首人類詩人創作的詩歌進行訓練學習。這使得九歌系統能生成涵蓋多種風格和體裁,包括五言絕句、七言律詩等高質量的詩歌,九歌不僅關注詩歌的形式美,還注重內容的意境和情感表達。
區別于其他詩歌生成系統,九歌具有多模態輸入、多體裁多風格、人機交互創作模式等特點。九歌系統及其研發團隊致力于探索ai技術和人文領域的結合,助力AI賦能文學教育,為中華優秀詩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貢獻力量。
九歌功能特點
多模態輸入:用戶可以通過輸入關鍵詞、句子、段落,甚至上傳圖片來生成詩歌。這種多樣化的輸入方式使得創作過程更加靈活和個性化。
實時生成:用戶在輸入內容后,系統能夠快速生成候選詩句,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和修改。
詩歌質量評估:九歌系統還具備自動評估生成詩歌質量的功能,幫助用戶篩選出更優質的作品。
九歌應用場景
九歌系統不僅適用于詩歌創作愛好者,同時也應用于教育領域,幫助學生學習和創作古詩詞。通過與九歌系統的互動,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詩歌的結構和韻律。
九歌歷史時間線:
2017年4月,九歌測試版上線;
2017年8月, 九歌參加央視一套黃金時間大型科學挑戰類節目《機
智過人》, 與三位當代優秀詩人同臺競技,比拼詩詞創作能力;當
期節目網絡播放量達約1000萬次;
2017年9月10日,九歌正式版上線;
2017年9月, 九歌受邀參加首屆中國北京國際語言文化博覽會;
2017年11月, 九歌受邀參加《機智過人》人工智能年度盛典, 與著名演員張凱麗同臺表演小品;
2017年12月, 九歌受邀在第七屆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頒獎晚會進行作詩展示;
2017年12月, 九歌參加央視三套“收獲2017”節目錄制;
2018年5月, 九歌受邀參加央視“五月的鮮花”五四青年晚會錄制;九歌獲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CCL) 2017 最佳系統展示獎;
自2017年9月上線至今, 九歌累計訪問量達到100萬次。
九歌系統自2017年上線以來,已為用戶創作超過400多萬首詩詞,并在多個場合展示它的創作能力,包括2017年參加央視節目《機智過人》,成功通過現場觀眾的圖靈測試。2019年,九歌系統開源,發布了無監督風格詩歌生成模型的源碼和數據集。
九歌系統的研發團隊致力于探索AI技術與人文領域的結合,目的在于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發展。九歌系統的多模態輸入和人機交互創作模式,使用戶不僅可以生成詩歌,還能在創作過程中進行實時反饋。
清華大學自然語言處理與社會人文計算實驗室(THUNLP)是國內開展自然語言處理相關研究最早、深具影響力的科研單位。在以孫茂松教授為帶頭人,劉洋副教授、劉知遠副教授為骨干的導師隊伍帶領下,THUNLP實驗室瞄準自然語言處理中的前沿課題,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涵蓋機器翻譯、知識圖譜、問答系統、文本生成、中文分詞、句法分析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
相關鏈接:
THUNLP實驗室主頁: http://nlp.csai.tsinghua.edu.cn
THUNLP github:https://github.com/thunlp
THUMT github: https://github.com/thunlp-mt
THUAIPoet (九歌) github:https://github.com/thunlp-aipoet
https://xiaoyuanyi.github.io/slides/jiuge.pdf